《警世贤文·勤奋篇》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谚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张雪英教授一直将它视为自己的座右铭。因为她深知,对于自己所取得的一切研究成果,皆如宝剑和盛开的梅花一般得来不易。不忘初心,默默奋战在地理科研前线的张雪英教授用自己的努力和坚守,为我国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刻苦求学 深入研究 了解张雪英教授的都知道,她是一位地理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研究精英,她出生于人杰地灵的四川仁寿,199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随后前往德国波恩大学计算机专业进修深造,进一步夯实学术基础,更凭借出色的成绩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全额奖学金。学成归来,她受邀担任南京师范大学的副教授,之后完成了从副教授到教授再到中国知名地理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专家身份的转变,并入选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中青年学科方向带头人,开始了她在地理信息领域科学与教学上的深入研究。采访中,我们就张雪英教授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 十二年前,张雪英教授从计算机应用专业转向地理信息科学研究,见证了中国地理信息科学蓬勃发展的过程,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充满了热情。十二年来,张雪英教授始终扎根于地理信息科学领域,持之以恒的深入研究锻炼出了她极强的科研能力,塑造了她过硬的专业功底以及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独到的学术见解。多年深耕地理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她,求实创新,追求卓越,拥有不俗的学术造诣。她撰写、出版了《Rough set theory based automatic text categorization and the handling of semantic heterogeneity》等学术书籍;她坚持把学术论文的质量放在首位,打磨“学术”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出版物发表高水平论文将近80余篇,其中18篇论文被SCI和EI收录,丰硕的学术成果成为中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士参考的重要文献,影响了一波又一波青年研究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教学、科研水平。 坚守科研 硕果累累 张雪英教授深厚的学术造诣让我们有目共睹,她的学术能力在国内外学术界广受好评,她也因此被领域内《Journal of Geovisualiz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测绘学报》、《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等非常著名的期刊邀请担任编委或审稿专家。这些著名期刊对于编委或者审稿专家的要求非常严格,然而张雪英教授在地理信息科学研究领域不可替代的地位使得她被聘任多年。她一方面秉持着严谨的学术态度,对撰稿人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反复推敲,另一方面又鼓励创新,对于新兴的领域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可以说这些期刊学术水平和等级的不断提高,是与张雪英教授这样的学术界精英的专业审稿密不可分的。凭借其严谨、创新的学术态度,她还受邀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专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严格把关并提出专业的审核意见。张雪英教授为中国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学术规范尽心尽力,凸显科研人员的“勤奋、求证、严谨、创新”的优秀品质,受到学界的诸多赞誉。 张雪英教授谈到,时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是未来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中国在此领域的发展创新仍任重道远。在研究过程中,她始终保持着持之以恒的态度和追根究底的决心、以过硬的学科知识为支撑,曾主持承担多项国家攻关、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成功申请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理大数据挖掘与时空模式发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文本蕴含地理信息理解与知识图构建”、国家“863计划”项目、“全球海量空间信息更新关联与主动服务系统”,“地方志智能检索系统与地情网建设”等高质量、高水平的项目。 采访结束后,我们看到张雪英教授转身穿梭在实验室和科研教学之间,据悉,张雪英教授培养了40多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她培养出的大多数毕业生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科研力量,为中国地理信息科学事业发展注入了一股股新鲜力量。 学有所用,研有所得,作为中国知名地理信息科研领域专家,张雪英教授始终以匠人之心始终坚守在科研前沿,她自身所具备的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最前沿技术、理念和创新精神,悄然为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发展注入蓬勃向上的活力。(文/ 王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