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是谁?他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兼工业设计方向主任,也是当下中国工业设计领域的权威专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设计助力可持续发展。从事工业设计工作近三十个春秋,李卫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点设计项目,斩获了众多设计行业的重量级奖项。近日,记者有幸采访了李卫,一同走进他的工业设计人生。 李卫与工业设计结缘甚早,19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产品造型设计专业。1992年获学士学位,是当时国内最早系统学习工业设计专业的科班生之一。大学毕业后,李卫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参与创建了北京最早的工业设计机构——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在此期间,他亲自设计或指导为许多著名企业设计开发了上百件产品,赢得了业主的一致认可和赞赏。先后获得了“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北京96年工业设计创意金奖”、“香港98设计大赛优秀奖”、“上海国际创新设计博览会暨设计用品展创新设计奖”等工业设计领域的权威奖项,被评为当时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设计师。 在1999年建国50周年国庆大阅兵庆祝活动中,李卫被委任为第48号彩车“生物工程在崛起”的设计总监,亲自参与了整个彩车的设计、制作工作。作为一辆集中展示我国高科技发展成果的彩车,如何在造型吸睛之余更好地呈现出发展成果,需要设计师别出心裁。该彩车以最具代表性的DNA双螺旋标志象征着我国生物工程发展的上升态势,上下两色寓意基因重组,并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和生物工程时代气息。环绕车身四周的彩球显示出电镜下DNA的组织特征。通过有二组“抗虫棉”、“两系稻”组成的时装人型,随彩车进行不断变换造型,在视觉上产生动感,以展现生物工程的勃勃生机。游行当天,“生物工程在崛起”彩车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万众瞩目的目光,李卫作为“生物工程在崛起”彩车的车长,也一同参与了国庆现场游行活动,让电视机前数以万计的全国观众领略了工业设计的艺术之美和无限风采,成为永恒的历史纪念。 2000年,为了追寻自己心中的工业设计梦想,探索设计真谛,李卫放弃了高薪的职位,不远万里远渡重洋,赴英格兰伯明翰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攻读工业设计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获得硕士学位。三年后,学成归来的李卫来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致力于推动中国的原创设计与设计教育事业。 在中央美院执教期间,除了教授与产品设计相关的教学与实践外,李卫还承担了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中国馆、2008北京夏季奥运会火炬设计、2009年世界设计大会世纪坛主题展等大型活动的设计及策划工作。2008年,李卫作为项目总负责兼任产品设计负责人,主持参与了北京夏季奥运会火炬的的设计工作。他与中央美院设计学院的师生团队一道,共同参与了“颂”火炬的设计。“颂”取音乐与共鸣、颂扬奥运精神之意,代表中国礼乐传统,象征和谐与共鸣。“颂”的造型与众不同,整体简洁但细节丰富,充分考虑火炬手的抓握舒适性。火炬通体采用了黑色和暗红两种色系,并琢有七个小孔,兼具通气和装饰的功能。火炬分上下两部分,中间内置燃料罐。为避免误操作,火炬下部设计一个控制开关。另外,该火炬配一底托将其横置是其又一大特色。 经过多轮激烈的角逐,由李卫及其团队设计制作的“颂”火炬设计方案最终成功入围,取得第二名成绩。尽管该设计方案最终没有中标,但在面临来自全国各路顶级专业设计团队、院校的强大压力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充分展示了李卫及其团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凡的设计表现力。 近些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李卫逐渐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如何通过设计助力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谓“可持续设计”,是从设计的角度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探讨和实施过程,它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道德、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走可持续设计思想道路更好的发展生产力,造福人类。 为实现这一目标,李卫不断探索、创新可持续设计的边界,以实际行动践行可持续设计理念,以人为本,自主设计了一系列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品,例如解决户外时过多依赖塑料饮料瓶的智饮系统,申请并取得了国家专利;与此同时,李卫积极奔走,广泛开展与国际设计院校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次应邀出席北京国际设计周、世界设计大会等高端论坛,并作为嘉宾应邀发表主题演讲,他提出的很多关于设计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新颖独特、富有前瞻性,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2018年,李卫作为课题组导师率领中央美院六名学生赴南非开普敦大学进行为期两周的研究合作,双方就“南非/中国可持续城市水利用”这一课题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及合作,并通过设计手段寻找解决切实可行的方法。该活动作为中央美院2018年“未·未来”系列活动之一,代表学院参加了年底会师大会,李卫作为该课题组导师因研究成果突出,获得了由中央美院授予的鼓励证书。 投身工业设计领域近三十年,李卫感慨良多:“工业设计就是我心中的星辰大海,在这个行业闯荡这么多年,最值得自己欣慰的是一直都没有离开这个圈子,而且这么多年一直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从始至终都在与工业设计打交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大抵说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吧。(文/简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