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实习生刘袁抒 本报讯站在新时代的中原作家群,如何取得新突破、攀登新高峰?10月16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河南省文联主办,河南省作协、河南省文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原作家群论坛在郑州开幕,全国文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豫籍作家济济一堂,围绕“新时代、新突破、新高峰”这一主题开展研讨,把脉中原文学创作,就繁荣文学创作推动中原作家群实现更好发展、取得更大成绩建言献策。 近年来,河南文学所取得的成就让人瞩目。李佩甫长篇小说《生命册》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实现了河南本土作家茅盾文学奖零的突破。杜涯诗集《落日与朝霞》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刘先琴的长篇报告文学《玉米人》、陶克和蒋永武的长篇报告文学《编外雷锋团》、孟宪明的儿童文学《念书的孩子》《花儿与歌声》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还有一批中原作家的作品获得了其他国内、省内大奖。9月底,周大新的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荣获首届南丁文学奖。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广大中原作家创作了大量展现河南新形象新作为新气象的优秀作品,整体创作实力走在全国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中原作家群是一支可信赖、敢担当、有作为的队伍,也昭示着河南文学创作的明天必将更加辉煌。 赵素萍说:“今天的河南,已经不仅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大省、文化大省,更是正在加速崛起的经济大省、内陆开放大省。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征程需要伟大的力量。河南文学应当紧跟形势发展,奋力拼搏、开拓进取,以文学创作的新成果、文学队伍的新面貌、不负时代的新作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助力添彩。”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表示,中原作家群尽管创作面貌千差万别,但有一点就是几代作家薪火相传的现实主义精神,回顾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历程,这方面的感受会更为强烈,站在新时代的河南作家,要回答时代和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勇于面对复杂经验和境遇,做出有力表达,仍然要依靠现实主义精神。 河南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邵丽介绍了近五年河南文学发展情况。省作协先后组织举办了“喜迎十九大中原更出彩”著名作家看河南采风活动、主题诗歌征集评选活动、河南作家进高校系列活动、河南作家“一带一路”采风活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