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的课堂上,李颖博士目光理性而坚定,讲出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如今的她,刚刚走过8年的大学任教生涯。在学生们眼中,她亦师亦友,是学术研究道路上的领路人。8年来,她为应用化学领域培养了一大批有本领有担当的先进人才。 下课后,李颖博士简单吃过晚饭后,又匆匆忙忙地进入化学实验室,继续开展科研项目。实验室、图书馆、教室,李颖博士对这样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早已习以为常。她说,做研究的人一定要分秒必争,才能在飞速发展的科研形势下保持竞争优势。 翻开李颖博士的履历,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敏而好学、勇于拼搏的学术型权威人物形象。2001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分院(原哈尔滨农垦师范学校)毕业的李颖进入哈尔滨市165中学担任化学老师,这在家人和很多同学看来都是一份令人满意的职业选择。可是李颖却不甘于此,在她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关于化学的技术革新梦想。为了实现自己更大的抱负,李颖从未停止在专业领域的钻研探索,她利用业余时间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李颖辞去了中学化学老师的职务;也是那一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顶尖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录取,开启了新的征程。在哈工大,李颖先后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又完成了为期四年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博士后研究工作。自此,李颖的命运被彻底改写。2011年3月,李颖博士进入天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任教,并很快取得了副教授职称。 十余年来,李颖博士针对应用化学领域的很多技术难题开展了多个先进的项目课题,如“饮用水中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分子印迹检测技术研究”、“构建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传感检测新平台”、“纳米效应增强型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基于磁性MOFs的食源性致病菌鉴别分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等。 其中,“纳米效应增强型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属于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李颖博士是该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首先采用水热还原法制备了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再通过不同方法合成了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以Au@Fe3O4@RGO-MIP作为识别元件敏感材料构建了纳米效应增强型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其次,李颖博士及其团队还通过“门”模型的建立,研究了MIPs所带有的印迹孔穴的结构、大小与目标分子及竞争分子的关系,从分子水平上验证了传感器对目标分子进行特异性分子识别的响应过程。此次项目成果为食品检测技术的升级提供了支撑,为莱克多巴胺的富集、特异性识别、高灵敏度检测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方法,检测限可达到1.745×10-11 mol/L,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在开展过程中,李颖博士及其团队还将自主研发的四项创新技术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分别是雌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分子印迹杂化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一种磁性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一种利用氨基或羧基功能化磁性微球去除染料污染的方法以及磁性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基分子印迹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这些前沿技术已成为推动中国应用化学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由李颖博士参与完成的“基于磁性MOFs的食源性致病菌鉴别分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团队致力于对抗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他们以5种不同致病型的大肠杆菌为模板病菌,采用水热法原位合成的多级孔道磁性MOFs复合材料作为吸附分离介质,通过研究磁性MOFs对细菌裂解物中菌体蛋白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开发磁性MOFs在MALDI-TOF-MS样品预处理上的应用,建立基于磁性MOFs的致病菌蛋白指纹鉴别分型的新技术新方法。该项目的研究可为致病菌的高效准确分型鉴别提供新的技术平台。李颖博士全面负责固相萃取方法的建立,为此项目的顺利开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从业至今,李颖博士深耕应用化学行业从不懈怠,创造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为该领域的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她的研究文章先后发布于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Carbon、Analytica Chimica Acta、Nanoscale、Applied Surface 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在世界应用化学领域广泛传播,引起了强烈的学术讨论。同时,这些理论成果也为同行专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权威参考。迄今为止,李颖博士的单篇论文引用量最高已达到148次,其学术影响力和前瞻性不言而喻。 凭借杰出的行业成果,李颖博士还受邀担任过《材料导报》、《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 B、ACS Omega的期刊审稿人,其评审工作保障了期刊学术品质的提升。很多人都会觉得李颖博士仿佛是“开挂逆袭”的,但其实在她下定决心继续深造并付诸实践之时,她的人生便注定会拥有不平凡的意义。辉煌成绩的背后有多少心血和汗水,只有李颖博士自己知道。(文/张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