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逄小威带着团队走了全国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走到了中国最东(黑龙江黑瞎子岛)、最西(新疆喀什的克州)、最南(海南岛三亚的最南端)、最北(黑龙江省漠河北极村)四个地极的村庄,拍遍56个民族、拍全农林牧副渔(各种职业),为1000多位农民拍摄了肖像。
当我问及一路走下来,他有何感触时,逄小威说了一句沉甸甸的话——“我们欠农民一份恩情”。
2021年10月27日,“在希望的田野上——馆藏逄小威中国农民肖像主题摄影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展出。此次展览遴选逄小威拍摄的中国农民肖像摄影作品200幅,展现当代农民生活和情绪状态。
当天,中国农民肖像主题摄影作品捐赠仪式亦在中华艺术宫举办。逄小威将此次展览展出的200幅中国农民肖像主题作品悉数捐赠给中华艺术宫。《中国农民》系列的入藏,彰显中华艺术宫为中国时代立传的担当。 “我们欠农民一份恩情” 如今成为知名摄影师的逄小威,在青年时曾在山东农村生活过10多年的时间,他对农村生活非常了解,对农民有着发自内心的感恩。
“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靠什么解决吃饭问题?靠的是土地,是农民。农民祖祖辈辈在土地上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用黝黑的皮肤和无数汗水供给着生存必须的粮食。但我们对农民的关注太匮乏了,甚至在经济结构调整时,还曾歧视、压制过他们。我一直觉得,社会应该多关心农民,感恩农民。所以,党和政府能够把注意力转移到农民身上,实现脱贫攻坚的壮业,我特别激动。所以我在2020年走了20个地区,为中国当代农民拍摄肖像。我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人们了解、关注、感恩他们”,逄小威如此说道。
不管是拍摄名人,还是农民,逄小威始终坚持用胶片进行创作,被拍摄对象的细节刻画、画面影调的丰富性彰显艺术品质,也自然地流露出逄小威一贯的拍摄理念——朴素、自然、真诚。
“对于所有的拍摄对象,我都是用同样的胶片,后期制作也都是用最好的材料,比如这次的纸便都是世界博物馆收藏级。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在的情感,对所有的拍摄对象,在体力、情感上我都在所不惜”,逄小威接着说到。 “我希望作品能使人产生共鸣” 对于农民的这份恩情,也体现在此次展览的策展上。展览动线按照逄小威行走路线的方位进行编排,展墙颜色有所区分。对此,此次展览策展人金懿诺表示:“土也是有五色的”。她希望,观众观看作品时能有共鸣,真切地感受到农民的生活状态,勾起自己以往的一些生活回忆。
为了达到这一意图,金懿诺在展览现场设置了很多小心思。“逄老师不仅是摄影师,还是一名话剧演员,所以他的嗓音条件很好。因此我们请逄老师讲述作品拍摄背后的故事,录音后,生成二维码。用声音打动观众”。
配合声音导览,此次展览还设置了几个打卡点。数字桥使观众清晰明了脱贫攻坚中中央财政投入、脱贫报告等;拍照墙营造体验的氛围,较低的高度细致考虑了小朋友的体验;拼图展示逄小威在拍摄过程中的工作照,观众可以清晰地了解摄影师的工作状态;麦车田园使观众的脑海瞬间出现农村的生活图景。
【后记】这次展览能够非常清晰地感觉到逄小威对于土地、对于农民的热爱。这些作品交织着时代背景、人文境遇、艺术技巧、创意灵感等多种因素,是逄小威对时代赋予其使命的责任感体现和人文关怀的思考与写照。正如他所说:“我想把我心里对他们的爱用作品表现出来。因为在我心里他们是有着至高位置的!我爱土地,我爱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着土地,种出粮食养活我们的农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