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是信息互换的过程,改革开放后,与不同国家的人接触更频繁,掌握一门外语,显然是打开改革开放大门的一把钥匙。 如今,在郑州市紫荆山公园东园湖心岛外侧,仍可见一处石块上刻着“外语岛”的字样。因为曾是郑州有名的外语爱好者聚集地,湖心岛也被称为“外语岛”。虽然现在来这里交流外语的人寥寥无几,但曾经的盛况仍历历在目。 回忆 他当年发起组织的“外语岛” 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 上世纪80年代初,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学生之间是一件非常酷的事,今年50岁的陈先生就在那个时候爱上了英语。 背单词、做试题,这些书本化的学习方式,显然不能满足陈先生说“流利英语”的要求。“要有个学英语的环境。”当他听说英语爱好者每周日都会在紫荆山公园湖心岛交流后,便打算去瞅瞅,“在这个三四百平方米的岛上,每个人都用英语说话,很震撼。”之后,只要周日有时间,他就会去湖心岛和别人“切磋切磋”。 说到紫荆山公园的“外语岛”,80多岁的朱忠宝再熟悉不过,他和他的儿子朱柳及其他几位大学生共同组织了“外语岛”。 “改革开放之初那几年,全国上下都对学好英语有强烈的愿望,但那时候学英语的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也相对匮乏。”朱忠宝曾是河南中医学院外语教学部主任,儿子朱柳受他影响,酷爱英语,并考上了南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朱柳在南京上学期间,发现当地陆续出现了多个自发学习英语的地方,于是决定在家乡郑州开辟这样一块场地。 1985年暑假,朱柳和几个朋友一边坚持在紫荆山公园湖心岛交流英语,一边张贴宣传页,发动更多的人加入。一传十,十传百,没几个月,加入的人数就破百,“外语岛”实至名归。来的人有学生、职工,也有英语老师和外国人,最火爆的时候,现场能有300多人,后来还开发了德语、日语等多种语言的交流学习。 近几年,随着人们学英语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以前的真人英语对话被手机软件、电脑所取代,英语角也被搬到了互联网上。 朱忠宝说,“外语岛”本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仍在不断服务着祖国建设大业。 【链接】 郑州的“英语角”记忆 上世纪90年代,滨河公园里的英语角曾人山人海,最多时近300人。2013年前后,有个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名叫墨菲的外国人,每周都会到那儿教大家念英文,人气颇高。 2013年出现的郑东新区郑州之林英语角,一开始由部分英语爱好者组织,随后因组织者事情多,渐渐销声匿迹,存在了两个多月。 在郑州市人民公园附近,曾有一个叫“圣诞树咖啡厅”的地方,在3家连锁店都开设了英语角。后来,参加的人越来越少,直至取消。 2000年前后,大学生是学英语的主力军,据统计,在郑州大学老校区、河南农业大学(农业路与文化路交叉口附近)、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北校区)等高校,大学生及部分外国人周五晚或周末都会用英语交流,大学生多为外语系学生,所以水平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