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1日,以“时代洪流中的企业家精神”为主题的2018中国公益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企业、公益组织、高校、媒体等不同行业的近千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不仅围绕“企业家时代担当与引领、商业资本的社会化路径、当代公益的多次元图景、基础教育的反思与探索”等议题进行了分享和探讨,还见证了“2018公益领域年度十大关注”、《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倡议书》的发布。 搭建交流平台:让商业与公益携手 年会由《公益时报》社主办,据《公益时报》社社长刘京介绍,年会从行业及社会问题出发,以探寻行业发展之道为己任,将回顾与前瞻相结合,正在为越来越多参与、支持与关心公益行业发展的来宾,提供一处开放、包容的交流与合作市场。 “同时,跨行业的参与理念,更让中国公益年会平台逐步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也让公益得以跳出原有的天地,尝试吸纳更为有效的运作模式,撬动更可持续的公众捐赠,造福更加广阔的弱势群体。”刘京强调。 一场公益界的年会为何设下“时代洪流中的企业家精神”这样的主题?刘京表示:“理由有二。我们希望从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变迁和商业创新典范中得到启示和借鉴,摸索出时下驱动社会创新所需的精神特质;我们更希望企业家群体,将企业家精神发扬至社会治理领域,像解决商业问题一样,与公益机构携手解决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汇聚市场和非营利部门精英共处一堂,其意义不仅在于回顾与赞美,更在于为中国下一个40年的起碇开跋献计献策。 刘京向呼吁企业家群体和公益从业者发出呼吁:希望大家能联起手来,群策群力,发挥各自领域的特长,让商业回归基础、让公益回归社区,让商业与公益携手,以企业家精神为楷模,寻求和落实构建社区机制、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佳方案。 四大篇章:纵论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公益 刘京的呼吁得到了在场嘉宾的回应。在“企业家时代担当与引领”、“商业资本的社会化路径”、“当代公益的多次元图景”和“基础教育的反思与探索”四个篇章里,来自学界、企业界、公益界、教育界等不同领域的嘉宾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在第一篇章“企业家时代担当与引领”环节,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项兵阐述了“世界变革下,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德龙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2017-2018年度亚布力论坛轮值主席丁立国提出了“企业家精神再出发”的设想;道同资本创始合伙人、永续自然资源保护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醒生强调要“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东盟科技产业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兼社会公益工作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MBA校友会会长王济武展示了“科技创新的公益之路”。 在第二篇章“商业资本的社会化路径”环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大光华·益行者项目学术主任张圣平明确了“金融向善”的重要性;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则强调“影响力投资是公益慈善发展的必然趋势”;盛世投资董事长、中国创投公益联盟理事长姜明明提出“用创投为公益注入新力量”;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指出需要尝试“公益创投,追赶世界潮流”。 在第三篇章“当代公益的多次元图景”环节,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探讨了“民营经济与企业家精神”;随手集团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焦义刚强调“公益财商教育任重道远”;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介绍了“科技助力团圆”的路径;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兼发言人、完美世界教育投资公司董事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华北校友会秘书长王雨蕴提出“现代企业要为人创造更多机会”;天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姜明再次强调了“授人以渔”的重要性。 在第四篇章“基础教育的反思与探索”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曾晓东提出要“在真实场景中培养坚强的下一代”;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校园足球发展部主任、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顾问咨询委员会主席张路以校园足球公益项目为例探讨了“基础教育中的体育普及”问题;青普人文度假董事长、北京培奇全纳教育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人王功权就“全纳教育,未来之路”展开了话题;长江证券创始人、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浩武则指出“公益事业可以推动公共精神进步”。 除此之外,在两个沙龙环节,来自学界、企业界、公益界等不同领域的代表还就企业与公益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快手行动(CSR)负责人张帆,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帮扶事业部总经理张静,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志坤等围绕“当代公益的多次元图景”主题交流了各自在公益领域的探索。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陶传进,格林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王拴红,北京慈弘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庄伟,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时腾飞,滋根创始人、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杨贵平,女排奥运冠军、惠基金发起人惠若琪等则着重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反思与探索。 年度十大关注 回顾与倡议:让交流成果落地开花 为了更深入全面地展示2018年的公益图景,在对2018年全年公益新闻事件进行梳理回顾的基础上,结合网友投票,2018中国公益年会还发布了2018公益领域年度十大关注: 1、脱贫攻坚:中央支持,企业发力,精准脱贫大力推进; 2、凡人善举:农民党员,捐赠茶苗,先富帮后富感动社会; 3、慈善法规:信息公开,保值增值,配套法规构建完成; 4、机构建设:登记管理,培育打击,社会组织规范前行; 5、购买服务:修改办法,加强评价,资金使用趋向规范; 6、社会捐赠:“冰花男孩”,先捐后疑,慈善常识亟待普及; 7、捐赠数据:中国慈善榜发布,全景展现,大额捐赠明显增长; 8、研究报告:规模测算,N-GDP出炉,仅占GDP0.37%; 9、抗震救灾:汶川地震,迎来十年,社会力量在反思中前行; 10、社会工作:职业晋升,岗位设置,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在此基础上,主办方还宣布《2018中国公益事业发展报告》即将于2019年第一季度发布。该报告将对2018年公益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回顾。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未来,年会邀请了一批企业家代表围绕“培养自主创新人才,赢取国际竞争主动”这一主题在闭门会议上进行了讨论。 经过讨论大家决心采取行动,扶持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使东西部青少年享受平等的权利,全面打造未来自主创新型人才队伍为东西部均衡发展、国家实力提升和中华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为此,借助年会这一平台,企业家们共同发出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倡议书。倡议书写道:“我们携手非营利部门,借鉴和吸取公益领域与商业领域的经验教训,打造公益与商业手段互为辅助的解决方案,共同促进我国基础科学领域、基础教育领域的均衡发展,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 这些倡议将和年会的其他思想成果一起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期待2019年再次聚首中国公益年会时,今天的设想已经变为现实。 演讲摘录 第一篇章:企业家时代担当与引领 项兵——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 收入和财富不均问题、社会流动性下降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都不是政府自己能够解决的,也不是企业自己能力解决的,也不是NGO自己能够解决的。至少需要各大组织的协作、合作,才能真正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平台概念非常之重要,一定要通过互动,联手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一带一路”策略要在全球取得成功,中国企业要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关系变化,必须有全球视野和全球担当,成为更广义的社会责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丁立国——德龙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2017-2018年度亚布力论坛轮值主席 现在企业家参与公益,履行社会公益已经成为主流。企业家的参与也给公益带来了变化。商业出身的人更注重公益项目对社会问题的聚焦,注重项目的执行管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效率,注重专业性。 我希望大家能将专业的管理经验、在商业领域历练出对效率的追求,都带入到公益领域,促进公益领域专业化的发展。同时,企业家也将创新精神带到公益领域,更注重公益项目对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更多赋能。 张醒生——道同资本创始合伙人,永续自然保护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社会影响力投资是公益事业和商业事业良好结合的最新版本。社会影响力投资也是能够回到我们中国语言最精炼的四个字——义利并举。现在全球,到2015年年底,社会影响力投资,累计有23万亿。社会影响力投资基金中国社会影响力投资必将出现专业机构,像资产管理公司一样,中国社会影响力投资基金也一定会出现。 王济武——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东盟科技产业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兼社会公益工作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MBA校友会会长 科技创新基因里面本来就有公益基因,科技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本身带来的就是最大的公益,可以说公益性和创新型企业的成功是完全正相关;科技本身是公益的力量,科技带来的新兴产业是公益的重要推动力;公益是幸福的源泉,是企业增长的源泉。 第二篇章:商业资本的社会化路径 张圣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大光华·益行者项目学术主任 光华管理学院现任院长刘翘说人之所以为人,两个能力是机器人不具备的,就是定义美好的能力和创造美好的愿力。希望商业能够把公益的理念和精神纳入到自己的战略,希望公益慈善界借鉴商业和企业的运营效率,希望这两者结合。在这里,我看到了北大精神,理想、情怀、担当、责任,成为一道光,照亮更多人。 马蔚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招商银行原行长 什么叫影响力投资?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一笔投资,既有正面财务回报,不是最高的,可以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也可以等于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同时要有可量化的积极的社会影响力。什么叫公益金融?顾名思义就是公益和金融结合,用金融的手段做公益,和商业模式新的结合。 我觉得公益金融、影响力投资是公益发展的历史趋势。全球商业向善、工业向善、社会向善正在成为潮流。理念认同是前提,然后是认同,组建新的投资基金,制定标准,让更多中国影响力投资浮出水面,建立标准、建立信息平台,建立中坚组织,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姜明明——盛世投资董事长,中国创投公益联盟理事长 如果说传统公益偏重于济贫是“授人以鱼”,那么融合了商业力量的新公益则在掀起一场“渔业变革”。过去一年里,我所在的中国创投公益联盟主要在做两件事:第一,利用创投的经验去补上社会企业商业上的不足;第二,创造机会让更多创投机构在商业之外接受新公益。通过一年的调研,我们发现,这场“渔业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走得更远起码要解决以下五道难题:投资周期存在矛盾,绩效标准是个难题,主流机构依然远离,投资标的不够成熟,投资回报过于乐观。 徐永光——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中国将成为影响力投资世界第一大国。三条理由:理由之一,中国二十年前的“民非”制度起始于吸引商业投资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现在民非40多万家,80%是商业投资。理由之二,社会企业主要是关注金字塔底部人群,挖掘金字塔底部财富。德鲁克的思想,所有社会问题都蕴藏着商机,只有把解决社会问题变成有利可图的事业,社会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理由之三,影响力投资很快进入了市场主流。 第三篇章:当代公益的多次元图景 姚洋——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企业家的财富都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特别是过去二十年我们财富的迅猛积累,我们大概是看不到我们企业能够成为今天的样子。这一部分带有一定社会的性质,企业家怎么正确对待财富,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在世界范围内除了美国之外,企业给社会捐款最多的就是我们中国,到欧洲去,很少能看到企业家那么大范围的给社会捐款。所以,中国的企业家群体成长只有短短不到30年时间,但已经做得如此之好,作为常人,还是要感谢企业家,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焦义刚——随手集团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我们在创业当中结合自己的专长来做公益。在我们国家适龄儿童青少年教育当中,财商纬度是比较缺乏的。我们希望在财商教育上,首先做到信息和教育可获得性,能够在可获得性上做到公平,能够和偏远山区的儿童群体建立一些连接,提升他们在财商纬度上的思考。另一个层面就是我们正在为很多公益组织提供透明公益的基础设施,帮他们搭建脱贫公益帐本。 徐一龙——今日头条副总编辑 一个好的互联网项目特别重要的特点是能够解决一个痛点,如果不能解决痛点,就不可能获取用户。一个公益项目也是一样,一个好的公益项目需要能够解决痛点。我们的头条寻人是帮助找到走失者的项目,三年一共发出了5万多人寻人信息,帮助7960人回家。核心原理是如果一个人在哪里走失,就把讯人信息在走失地点进行弹窗发布,寻人信息有家里的联系电话,非常容易把好心人和家属匹配起来,帮助走失者回家。 王雨蕴——完美世界高级副总裁兼发言人,完美世界教育投资公司董事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华北校友会秘书长 公益是什么?公益不仅仅是帮助者自以为是的爱和善,而是帮助受助者的自我认同自我实现的大爱。要考虑什么样的环境可以让他们获得自我价值和认同,获得长期成长要素,避免落入贫困陷井。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公益变成人人可为、随时可为的行为。企业家本来就是社会连接的要素,最终帮助受益者个人、集体连接到新的价值网络,这大概是企业家在公益中的价值。 姜明——天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感恩天地,感恩邓小平,因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才使我们先富起来,使先富起来的人帮助未富起来的人。我想做有良心的天明人,做有善心人,心向善、心向阳光,慈悲为怀,宽怀为本,与人为善,及时行善。我自称公益明哥、奉献爱心,做社会有用的人。牢记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公民责任,先富带后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篇章:基础教育的反思与探索 曾晓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基础教育是注定被批判的,但基础教育也是注定承载我们的期望,并且推动这个社会不断进步的。我们在农村进行了探索,我们在幸福课上,让孩子用自己的视角来说我将来怎么进入现实世界,怎样培养积极品质,对待问题我的做法是什么?孩子们的在这个过程中的情感抒发、对未来的想象,反过来激发了老师对从事这项工作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期望。 张路——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校园足球发展部主任,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顾问咨询委员会主席 中国足球为什么落后,过去只抓提高不抓普及。我们要认真践行干一些实事,我们北京中赫国安足球俱乐部在2017年就提出新的战略思想,把抓普及和抓教育理念提高到抓国安足球同等重要。我们用公益方式来推广校园足球,我们的形式就是校内班级间的比赛,不记分、不记名次、不设教练,在自由的游戏中让孩子体验足球快乐。我们不是培养球员,而是为素质教育搞儿童足球。 王功权——青普人文度假董事长,北京培奇全纳教育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人 全纳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和未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心中所渴望的天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希望的生活和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能够最大程度满足这些东西,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是不是建立一种新的信念,学习是一种权力。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愿望,只要他的学习符合法律,不违反社会功德,对社会是好的需要,那么他学习的权力是全社会都应该给予尊重,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了满足学习需求和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很好的学习环境。 陈浩武——长江证券创始人,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我认为中国的环境污染虽然有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公共精神的缺乏。日本花了50年,训练国民的公共精神来治理环境,解决垃圾污染问题。要解决环境问题,除了政府政策以外,民众公共意识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中国我们也应该去培养公众的公共精神。中国公益人的使命是推动中国公共精神的发展,公共精神发展要靠教育,教育重点要发展第二种知识教育,培养人对生命的态度,是我们教育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