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23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敦和基金会联合主办,南都基金会支持举办的“公益与商业关系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学者和业界代表开展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国际院长郭超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敦和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越光、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致辞欢迎 杨开峰表示,相信此次会议必将深化对公益与商业关系的理解,推动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陈越光认为对公益和商业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在有勇气探索问题背后的本质的同时,还需要理性的判断。彭艳妮希望所有的参会人都能放下既有的评判,深度聆听对方的观点,在有效沟通和互相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新知。 中国人民大学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 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以“义利之辨”的主题演讲开启了第一场全体大会。作为国内公益领域的知名学者,康晓光认为对公益市场化的过度追捧,会极大地压缩社会组织的功能、扩大金钱的支配范围、误导资源流向、危及公益利他主义的根基。我们需要运用“义利兼顾,以义制利”的义利观,推动以公益为“主”,商业为“从”的公益与商业的健康融合,使公益要素渗透商业领域,商业更加富有利他精神。与此同时,公益也需借鉴一些商业的技术,以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行绩效。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认为,社会创新家与科学家具有同等的社会价值,基金会应当支持社会创新家,把社会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在社会创新家为改变世界,创造人类福祉做出巨大贡献时,不要苛求他们要求个人利益的回报,道德绑架与道德审判是公益创新家的杀手。 随后,ARNOVA主席/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奥马哈分校教授Angela M。 Eikenberry、台湾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冯燕、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Ram Cnaan、台湾元智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丘昌泰、奥地利维也纳经济管理大学教授Speckbacher Gerhard、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分别就相应主题作出发言。 大会后,22日上午和23日上午分别进行了4场平行论坛与分论坛总结讨论。来自学术界、公益界和商界的220余位与会代表围绕“公益的本质和价值观、公益行业与商业资本的关系”、“商业策略作为公益创新模式”、“互联网对公益与商业关系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与实践”这四个主题,继续对公益与商业的关系进行深入讨论。 10月23日下午,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主持大会闭幕式并致谢。北京大学(微博)法律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Richard Steinberg、香港中文大学(微博)尤努斯社会事业中心主任陆德泉、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微博)副院长张圣平、清华(微博)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王名分别在闭幕式发言。 敦和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越光。 敦和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越光以会议的构成、会议讨论问题的7个维度和从问题到问题深入的7个思考点三个方面切入,对大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对于公益、商业,我们不能站在界别的门口当守门员,而是应从社会需求的点来看。公益资源按市场配置,应以法制保障和契约精神托底,以具有自由意志的独立主体的自主行为为主要模式,实现双向互助,互惠,互利。 主办方表示,公益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市场是这场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正确讨论公益与商业的关系,重新思考公益的本质、价值、模式、策略,对中国公益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